Saturday 11 April 2009

戰爭演四零,慢驢萬事平


搭著Oyster Card可以抵達在倫敦8區的Bushey Station, 真是純正倫敦外的小鎮,幾家庭小休閒旅車停在車站外面。旁邊的小小的Café買個三明治2鎊有找。我朋友要我今天特地打扮過來,我拉出國中軍訓課後就沒穿的尼彩軍用褲,我的英國老馬丁鞋還可以跟山路稍微抗衡,手握一台數位相機還有一台老舊35mmNikon FM2, 幾個當地人打點著我一身的尼彩裝感到不解 ,明明是個風平浪靜的一天,跟一個平凡到不能在更平凡的小鎮,怎麼早上10點的火車出來著麼多穿古老制服,有嘴角刁著煙斗的怪客; 幾款老舊的Ray Ban眼鏡對著陽光,老鷹皮外套大的大兵抽個雪茄,乘著老舊的俄羅斯吉普車以20 mile的速度沿著現代的柏油小路緩緩而上, 一個平凡的小鎮的後山的 Lincolnsfields Centre, Bushey Hall 正有個不尋常的活動,這就是我今天準備體驗的二戰四零年代體驗展。

 

其實二戰的歷史一直跟著很多英國的家庭,今天的主題是40年代體驗展,英國不少的愛好軍事迷都帶著自己長年收藏的各種戰爭紀念用品,全家來這地方跟大家分享戰爭時候的故事。我賽普斯朋友一家都是戰爭迷,這幾年他爸爸祕密的在研究英國在二戰時後,有當時很多賽普斯的移民的英國後裔組成一個給英軍提中支援25000人的自告奮勇生力軍。這群誓命跟英國還有同盟軍一起對抗德國納粹。組成了一掛叫Mule Pack (Mule 公驢子特攻隊)。這群大兵其實沒有武器好好打一仗,決大部分責任都是類似提供食物,提供戰爭用的罐頭食物,醃製品,肥料,這些補給都拖放在公驢子背上;也傳聞因為武器資源嚴重不足, 為了自衛還有警告敵軍 ,所以公驢特攻隊都需要用木塊漆黑後來假裝成是機關槍,還有木頭漆黑成為大砲。

 

我朋友打扮的一身士兵身的行頭,戰用兩握把小鐵水壺杯掛在肩帶上,幾個咖啡色的帆布袋子裡偷偷藏著他煞風景的現代迷你DV錄影機;到了他的帳篷附近,他一胖一瘦的叔叔正跟來的觀眾解釋的一頁一頁的小簡報,上面有幾段用賽普斯文/希臘文寫著咒罵希特勒的海報;我朋友的媽媽也難得跟一家人一起出兵,我想她打扮的是女護士裝,手臂繃帶的紅十字架看得出來是昨晚用壓克力油料緊急畫上的。一旁的幾個老將軍打量著我的穿著,馬上知道我是個湊風景的外籍旅遊兵,他們一邊跟我閒聊家常,一個忽然從他軍用靴小裡袋中挑出一把黑色小步槍,對著天空還有旁邊的草叢發幾發空砲彈,大概是看到旅客驚訝的表情就會在一邊大笑吧,我只好找藉口,用我家當最老舊的底片相機,幫這幾位傳奇老兵拍照留念,順便保持個安全距離。我朋友爸爸也依照歷史典故,自己用撞球棍,木頭,噴黑漆,在另外加裝上個電池玩具槍,所以按下機關會有槍聲爆炸的特效,多瘋狂,多們好的點子阿,一排小孩咬著糖果,看得木頭武器,笑的不逸樂呼。

 



除了驢子特攻隊以外,德國納粹軍也是展覽值得一看得焦點,必須說我第一次接觸德軍的時候,都傻傻的以為他們會都是暴力愛好者,強烈民族主義,很極端,很右翼主義的刻板印象。我忽然發現我置身在一位看起來向穿著灰色絨布,一身筆挺制服,黑皮手套,一臉嚴肅的將軍棚裡,他看我大概也認不出我是那地的雜兵,安靜的從他小木箱裡分給我幾個德國老鷹還有“萬“字包裝的巧克力,巧克力打破了我們之間的沈默,我吐出我爛爛的“你好“(德文),這位人兄大笑,一口重重的英國口音冒出,他不是德國人,那“為什麼你要打扮成納粹呢“?他說因為他覺得一開始是對戰爭歷史有興趣,他扮演過英國海軍,但後來他開始認真的收藏還有研究德國二戰武器,軍階,道具,還有地方的故事,還有開始加入所謂的歷史重現團體(
Re-enactment) ,時間一久就像跟一群朋友集體露營一樣,一起參加不同的歷史展覽,互相交換自己收藏的書,交通工具,活像個每個禮拜天的例行般的休閒活動吧。 我對政治意念,或是民族主義沒有興趣 ,但我對當時在戰場上的人,兩軍之間的交錯,還有弟兄的故事充滿興趣,我覺得我的行為不是要美化德軍,而是讓這段歷史可以繼續合理的,集體的,和平的討論,還有教育我們的後代,這戰爭中學到的教訓“將軍輕鬆的柴火燒燙的鐵杯咖啡一邊說著,雖然後來他又開始對周圍試圖包圍他們的比利時大兵開使掃射BB彈,但他那幾句話還是讓我異常的感動,還有印象深刻。

 


另外一個納粹警察,也是個當地的理髮師,他也是三年前先是觀眾,後來加入了納粹的重演團,他目前是最年輕的警察,他一開始跟我解釋我面前一台威風的德國早期
BMW, 然後他給我看他的軍人證,“每個軍人都必須帶著軍人手證這軍人證就是每個士兵的生命,裡面記載了他的家人,每一次遷移的記錄,身高,體重,身體健康報到,不同軍隊的上司名子“裡面也有些私人的照片,這警察拿出幾張跟戰場弟兄吃罐頭,洗手的老舊照片;但也有幾張小女孩,還有婦女的照片,我臉上充滿了不解,“這是我家人“警察說著,我嚇了一跳,但原來這是他這納粹警察身分中假想的女兒還有家人,他們加入這種重演團必須製造出整個切身,可是又是虛構的人格,這種一邊收藏,一邊編輯故事的方法,我想才是讓這些戰爭迷著迷的地方吧。

 



最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小
workshop 裡看到一個小玩具,這小童玩叫做Table Skittles, 這是一個像是迷你保齡球的遊戲,木製的遊戲板有裝著幾個像保齡球般的小木瓶,旁邊有一棵紅色大大的木球,木球上拴著條小鐵鍊圍繞著個小木條,小朋友用那一棵大大的紅球有技巧的甩出去,紅色的球會沿著中間木乾徘徊,比賽一次可以把多少小保齡球給弄倒,我看著這紅色的球推倒幾瓶小木瓶,但當這些瓶子倒了時候怎麼辦呢? 沒想到在遊戲板內有個機關,底盤裡有個紅色的把手,用力一拉,所有小保齡球瓶又一下恢復了原狀,像沒事一樣又戰戰兢兢的重新回到他們的崗位。

 

我想在這戰爭活動還有文化重演就有這種像是Table Skittles般有趣的關係。戰爭像鐵球一樣,以無數次的徘徊打擊了我們桌面共同脆弱的小瓶,雖然悲劇已經發生,但我們之間最重要的可能是要找到我們之間可以齊心拉起的線,這活動讓我們來重新面對自己歷史,無私來分享還有尋找彼此歷史的過程;不論是讓人發笑的賽普斯公驢特攻隊,或是吃起來還是有點苦的納粹巧克力;或是簡單用數位相機拍下彼此的角色。他們都無私,還有敞開心胸來讓我們一起跟分享了他們對當時歷史不同的觀點,還有對彼此故事不同的詮釋,這都是種一起來追求和平,對人性尊重的表現吧。那報告長官!“Lincolnsfields Centre 今天是一個這是個和平的一天,請讓我們立正,肅敬。

 

1940’s Experience (更多照片請留意藝版異言部落隔, www.ms24ck.blogspot.com)

 

 

http://www.fortiesexperience.co.uk/

 

賽普斯公驢大兵

 

http://www.cyprusregiment.co.uk/

Wednesday 1 April 2009

金籠孔雀怪談

金籠孔雀怪談

 跟藝術家,藝評人Craig Kao 到西倫敦的藝術之家"Camden Arts Centre"。來看英國女畫家Liz Arnold的小瓢蟲科幻世界,還有羅馬尼亞藝術家Mircea Cantor在倫敦藝術界目前最具爭議性的金籠孔雀作品。 一個上午,與你輕鬆分享欣賞現代藝術的小竅門,如何用你的語言及觀察來跟現代藝術對話 ,歡迎各種背景的朋友,不需要有藝術或相關背景。

 日期: 45

 時間: 10:30am – 12:30pm

 最近地鐵: Finchley Road Station (Jubilee Line, Metropolitan Line, 請觀察當天地鐵情況 )

 集合地點 : 10:30 am Finchley Road Station 門口 ,一個出口

 人數有限: 12個人

 無費用  

 請用email報名,請留下姓名Email, 還有手機連絡方式

 報名方式 email, Craig Kao craigkao@googlemail.com

 參考網站 藝版異言  www.ms24ck.blogspot.com

 或 www.camdenartscentre.org

 

 

Wednesday 25 March 2009

果然吃的比較有效

各位朋友您好

這是Craig Kao,謝謝你們對本次“藝術三明治“活動的關心,很高興的是有這麼多朋友還有同學對這活動有興趣,只是很抱歉現在“三明治“的活動已經爆滿,基於博物館管安全的考量,所以無法在繼續招生。但要是您還是對相關藝術或文化活動有興趣,可否寄你們的email連絡方式到我的email裡, 所以要是我要再辦一次類似的活動,會先讓已在我contact list的您先知道。

謝謝你們

Craig Kao 

藝版異言

Sunday 22 March 2009

藝術下午三明治

與藝術家,藝評人 Craig Kao 前往Tate Modern的現代藝術展。用“奶油,培根,加蛋“為主題來討論幾位現代藝術家Joseph Beuys, Francis Bacon, 還有Anish Kapoor這三位藝術家之間重要的作品,用個小下午,與你輕鬆分享欣賞現代藝術的小竅門,如何用你的語言及觀察來跟現代藝術對話還有產生共鳴,並了解Tate Modern的收藏理念,歡迎各種背景的朋友,不需要有藝術或相關背景。

 

日期: 329

 

時間: 1pm – 4pm

 

集合地點 : 1pm Southwark Station 門口 (Jubilee Line)

 

人數有限: 12個人

報名方法,請email 給 Craig Kao : ms24ck@yahoo.com

Sunday 15 March 2009

喧譁中尋韻律


Store Street 應該是Tottenham Court Road 附近閒逛的好去處,每個星期六在ULU打完激烈的籃球後,都會晃到附近的在Store Street,走進 Hanna的韓國小店買個零食跟亞洲飲料,或在底下錄影帶店吃個泡菜飯但小巧的Rokeby Gallery 應該是我這條街的最愛,這家由藝術評論家,還有測展人夫婦 Beth and Edward Greenacre 在五年前成立的小藝廊,由這兩位經驗豐富的測展人畫廊旗下作品含跨建築裝置藝術,燈光影像,作品主題新穎,是我禮拜六的好去處。


今天的在展覽空間卻是格外的吵雜,藝廊經理Beth的蘋果電腦後的展覽廳裡,迎面而來的是Laura BuckleyDavid MacLean合作的“Stage Fright”裝置藝術作品,幾台影像投影器的影片投射在幾塊金屬表面的鐵盒上,頓時發現這些噪音的元兇了,反覆重播的影片裡一本本的紅色,黃色,的書反覆掉落後狀跌的聲音,往上看天花板上折射的影片裡傳出黑色壓克力片表面被塞開又重疊的聲音,緊接著另一個影片中筆跟筆的擦撞聲;投影的餘光還有影片的光跟三角錐片在空間中折射,我們一群人就環繞在這些每天可以聽見的噪音之中,忍不住讓人問“這是藝術還是噪音”?

像小朋友般急著用即手可得的筷子,或鍋子敲動著音樂,在這集體的雜音當中久了,我開始到一噪音中感覺到有種音符般的開始敲打你的耳膜,我的腳尖開始跟節奏個跟地面折射的餘光開始踏步敲著拍子,Laura Buckley  David MacLean 用記錄下這些每天生活微小的聲音,試圖利用的精密的剪接技術, 還有各種幾合雕讓影像在空間內造成折影,在人造的噪音還有有限的空間中製造種亂中有序的韻律。但在這合作中間,感覺音效的效果太過頻繁還有複雜,反而讓像負責投射的鐵或是三角錐的鐵雕像本身在這裝置空間起看起來的異常的沈重,不停頓的音樂讓觀眾沒有時間去確定雕朔在這空間的定義,躲在牆角的雕塑讓人不確定是小舞台還是踏板。

但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應該是Doug Fishbone在樓下 Untitled” 2009“無名“的作品;兩個分開的銀幕懸吊在一間黑暗的房間,一片銀幕跑著像是在大學線上教學的演講,蜻蜓點水的點到些人類史,DNA的演變,進化論,波斯貓,或是告訴你希臘雕像曾經有顏色,或忽然下載一部穿著功夫服裝的猩猩來一記飛踢的小短片(因為找不到相片所以用我的插圖);必須說,每張演講用的幻燈片照片品質都異常的粗糙,可以想像是從 google上抓下來的照片;令一面的銀幕上,有一群眼神呆滯的觀眾,像殭尸一樣面對眼前演講的銀幕;巧妙的是,每當到一定的時間或畫面時,其中一個觀眾就會莫名其妙的鼓掌,或是學貓,或狗叫,舉起手,拍手,這看起來絕對不像是猴子功夫,反而像是面前有像個訓獸師對他們下指令,但不確定的是到底這些指令是怎麼控制這些人;這作品的新聞稿裡,藝術家解釋這些觀眾是先被催眠後在催眠師的指令下跟著這影片在同一時間下做表演,站在這作品中間,兩個銀幕的故事一來一往 我像看網球比賽一樣, 我的頭像是企鵝一樣來回的轉來轉去,不被催眠也會變暈。


但這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兩個投影對空間的掌握,當你慢慢繞到一個銀幕後面,你眼前視野就像令一端的銀幕開始慢慢消失,你的視覺開始被你眼前看到的東西遮蓋,唯獨你慢慢退離,站在更外圍的角度才看會看到資訊的一體兩面,唯有看到兩面,你才會看到你對面的觀眾,還有看到討人喜歡的黑帶猴子再一次踢破一塊瓦片;整個作品就像一個大的催眠水晶球,這作品一邊用不知名的指令還有故事刺激著你的腦袋,又一方面模糊你眼前的焦點,讓你在空間中不知道前進還是後退。


不論是在吵雜中追尋閃光折射還是雜音的交響樂,或是再催眠中聽著線上教學;Laura Buckley, David MacLean Haroon Mirza & Doug Fishbone這兩個作品都試圖抽出現實世界裡喧譁的雜音來作為他們的音符或演講稿,成功的透過影音還有空間的交錯,來讓我們重新檢視我們自己跟新時代媒體的關係;不論我們是眼花的站在銀目前,或是小心躲在銀幕後;我們都渴望在這些雜音中尋找一種生活的韻律,還有找到我們看這世界的視角,但在這資訊的媒體,跟我們親身體驗之間,就像是置身在個人體催眠實驗室吧,雖然眼神乍似清醒,但早就沒有意識,就像被不知名的催眠師控制的喊著 “I am Dog, Dog, Dog.” I Work, Work Work.”

 

Laura Buckley, David MacLean Haroon Mirza & Doug Fishbone. 


17 Feb 2009  21 Mar 2009


Rokeby Gallery 

37 Store Street 

London WC1E 7QF


www.rokebygallery.com


P.S 我特地畫了一個我要的照片的模式給Rokeby Gallery,請他給我猴子飛踢,跟觀眾被催眠的照片,但最後gallery竟然給我一張觀眾被E.T催眠的照片。

Monday 23 February 2009

回首英國海角,唯有遺憾最美 (回應2008年12月5號,虛擬的港口,真實的月琴)


今天匆忙的走進David Street ,在倫敦藝術大學的教室裡,熱心的Surocuk成員們排了幾個簡單的桌子,一片台灣特別送來的DVD已經在放映, 是海角七號還有英文字幕。 老實說第一次看了海角七號後,我已經寫了“虛擬的海角,真實的月琴“ 那篇,所以基本上我看覺得電影本身並沒有改變我一開始對電影的想法。所以第二次跟同學們一起看,是來藉由集體看這部戲的感覺,來找到我可能忽視的觀察。

除了看完電影列表時發現日文字幕是“平價翻譯出版社“翻譯的,也算是個新發現吧。夠看幾拜(在看一次),這次我冷靜的看到更細微的小動作,這電影雖然號稱是音樂電影,但其實是由劇情張力為優先考量,最後反而其實對音樂文化張力表現造成限制;但其實有些成功的點卻是相當自然成形,像是有幾幕音樂的運奏和細膩結合度相當的成功,從後面看到的老奶奶只有手開始在緩緩撥動的時候,鋼琴輕奏的節拍像扶著奶奶的手一樣,輕輕舞動的情緒的節拍,咬著鋼筆的我發現藍墨水不乖的溢開,同時幾個染的不是藍頭髮的女生也開始瘋狂飆淚。

研討會上,魏德聖導演就是這艘船的船長;在駐英文化組投資,還有的結合Surocuk 的Angela Chen跟倫藝大的Yen還有很小水手幫忙,才有Q and A跟電影分享這盛會。在Q and A 上魏導演穿著休閒衫,緊張的打開啤酒,啤酒的氣泡有節慶幸的噴出,事隔了也一兩年了,一下經歷生命裡大起大落的導演,看來也慢慢想把海角的成功慢慢拋在腦後了。輕鬆的講個怎麼在因緣際會下認識和簽下每個演員,每個都是奇蹟般的故事,講每隻落水狗繞一圈回來的故事, 雖然拍片都遇到挫折還有艱辛,但導演都苦笑著說這都是日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我想海角七號成功的不建立在於有特別的故事,像導演在Q and A自己說, 這台灣仔跟日本妹的愛情故事其實可能普普,個人故事還有歷史深度可能也普普,但他真正希望這部片傳達到的是愛情的遺憾,跟小人物成功feel good 的希望。

導演說 “這不能是部愛情片,因為年輕的觀眾也不怎麼能體會愛情,所以對我來說關鍵來是掌握愛情的遺憾“。阿,說到的重點了!我頓時可以了解,可能怕遺憾的男主角踩著油門衝去尋找地址一頭的奶奶,另一方面,可能就是遺憾的回憶讓老奶奶繼續彈奏著她腦中回憶的鋼琴音符。周星馳食神電影裡,問,什麼讓你銷魂落淚?沒錯,就是這“黯然銷魂叉燒飯“裡的洋蔥!只有痛深的切入洋蔥,才會逼你淚腺發達;可能真正的愛情就是我們不想切入的洋蔥,只有還走在回憶跟遺憾的熱火,我們才能嚐到生命的甘苦吧。

在個人觀點來看,海角七號對日本的故事依賴過度牽強,是個遺憾,女主角帶錯珠子, 音樂不多元化,故事跟馬拉桑酒一樣過度甜膩,對,這都是個遺憾。但我想今天魏導演決定丟的是一個是允許失敗的球,這是他辛苦45年第一次的發紅片,他不是法國的高達,或是義大利的費另尼,有天生的市場還有另類觀眾群。我們台灣的魏導演是個沒有架子,是會笑笑喝啤酒,說起小三字經很親切,卻又很有文人樣的小詩人,正試圖跟大家說著他正醞釀的小故事。真的正抽絲剝繭後我們會發現,這故事很簡單,之前有一個人愛上一個人,現在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最後一群人想被一群人愛,故事有點可愛,有點天真,但是裡面不少的是細膩的誠懇。

導演特地撥出在英國的最後一天跟同學一起來個座談會,也特別為他下一部令人期待的大戲“賽德克巴萊“ ,五分鐘就花費兩百萬台幣的電影,講著台灣著名的霧社事件的故事,精密的運用多語言,考究多色彩的服裝,還有捕捉台灣原住民快遺忘的習俗,文化,應該會給台灣電影帶到一個新的視野吧。受歡迎的魏導演也幫同學(還不忘留學生在台灣的姥姥,媽媽,一家)一個個簽名,拍照留念,最後一個印度人也拿著滑板請他簽名,還跟他用流利的說中文說“恭喜,恭喜“;一部片凝聚了這麼多在英國的的台灣人,還有溜滑板的龍套影迷,整個海角七號就是魏導演珍惜每個小動作跟凝聚小人物的小奇蹟。
最後簽名會上,與其有導演工整的簽名,我請導演幫我畫個海上可以用的上的東西,導演遲疑了一下,號稱可以畫出能分辨人與動物的三千張界面圖的導演,但卻還是笑著說不會畫畫,但導演還是幫我畫了一個燈塔(我知道有點像殺蟲劑),兩片不是很直的線條像燈般照著2009年2月23號這天。踏在英國這端的海角上,我看到的是一個明天要飛回台灣的燈塔,他點亮起我海角中那一小片遺憾,那片遺憾美嗎? 至少我的是。 


www.wretch.cc/blog/seediq1930 賽德克巴萊官方部落格 

www.cape7.pixnet.net/blog/post/18871269  海角七號官方部落格

www.blog.surocuk.net  中華民國旅英同學會 


Saturday 21 February 2009

高速衝刺的一小站-ALTERMODERN at Tate Triennial




堆起你的便當盒,寫日記,告訴你每天足球的新聞,難道這些都是現代藝術的表現?! 推展這個“關係性藝術理論“(Relational Aesthetics)的法國理論家Nicolas Bourriaud正是目前這具有爭議性理論的推手;鼓勵藝術以非常理的方式跟觀眾在遊戲或是空間內的互動來造成,模糊表演者跟觀眾之間的關係。在他的理論裡,藝術欣賞的元素不在單是藝術作品本身的技術,或表現紛圍;反而仰賴的是,開發這遊戲的藝術家,還有觀眾的參中過程與來做到作品最後的表達。先撇開我對這理論贊同與否之前。 讓我好奇的是, 在這受到經濟風暴摧殘的英國藝術界當下,他會對Tate Britain美術館最新的三年一次的Tate Triennial 做出什麼樣的策展決定。 Nicolas Bourriaud 帶入近了28為藝術家 Tate Triennial ,以“後現代主義“之死的想法為起點,冠上AlLTERMODERN這個另類代號(Alter 拉丁文﹦Other, Altert 英文﹦Different ) 探討新社會藝術表現的可能。

雖然說是英國藝術家展覽,但請不要期待類似泰納(J. W. Turner )的山水畫,或是老牌雕塑家Henry Moore的銅像,應門而入是80年代的閃亮舞廳風格的酒把台,幾台Mike Nelson的巨大人像的投影在Tate的走廊底端;Subodh Gutpa不下上百個印度外賣店用的鍋碗瓢盆堆積成像似原子彈爆炸後的銀彈烏雲; 卡在英國的藝術家Bob and Roberta Smith 簡單的把他跟策展人這幾天的對話用塗鴉字體寫著“I wish I could have voted for Barack Obama”(我也希望投奧巴馬一票) -恩,相信不少人也這樣想。因為作品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走在展覽裡像是是在高速公路穿梭,停停看看,閃閃飄過;一路上,這些作品用招牌,用電視,用照片敲砸,還有想吸引你的注意, 直接,坦率,諷刺,的風格還有表現,足以打破英國人慣有刻板紳士印象。

但在高速中,但我還是忍不住深入的走入了Lindsay Seers的影像世界裡,外觀像是西區考特(Alfred Hitchcock)的美國房屋, 故事是這小女孩小時候由於不會說話,所以從小就開始把曝光紙放在自己嘴巴裡,用嘴唇的移動來當作像相機用的快門還有光圈,然後由口中吐印出他看到的世界。在深夜裡, 女孩會讓自己的頭跟一個投影器連結在一起,探出頭來看看花園,跟照顧小草, 女孩頭由左倒右的滑動,投影器裡的光就像月光一樣漂浮環繞在夜晚花園跟房子間的夾角 。黑白影片的一角,女孩細心的搭架出發明家湯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第一個影片工作室“Black Maria”的建築模型,這影像工作室裡的科技是當時照片轉化為連續動態影片技術的重要轉折點,應該是所有影像後續製作人的聖地吧; 在Lindsay的作品裡 ,我們不是在這個”Black Maria”的過路客,我們已經如小說般置身於愛迪生“Black Maria”的房子內了。



Image : Nathaniel Mellors Giantbum

科幻裡的傻傻吆喝的巨人跟迷失小島與海是個令人懷舊的主題。蘇格蘭雕朔家Charles Avery 就製造了一個假象的生物小島,想像他自己是島上的獵人還有探險家,講個想像都市還有科學冒險,一幅圖裡畫著兩個島上的上班族碰到了人頭禿鷹,畫框裡有展示著人造衛星所看到的小島地圖, 一具聳立的人頭禿鷹的石膏像戰勝品般的聳立在你面前。展場另外一頭的表演藝術家Nathanial Mellors 的電影裡用B-Moive的方式演著一群中世紀小矮人在巨人的肚子裡走失尋找食人父親的故事,幾個演員在電影裡開始被像蛹一樣的捆綁在地上,瘋狂的尖叫聲穿透走廊,Mellors 最後一個作品是三個合成皮作成炸似真人的臉, 臉皮背後是被DIY技術做成的機器人控制 , 會依照馬達還有音樂的節奏開始扭動人部表情 ;一下子眼睛往兩旁延伸,一下子像是醉漢要吐一般的在臉頰喘息,一下又像被臉被打凹的青蛙一樣往內伸縮,嘴巴張開發出機械式的酣聲。

Altermodern指出,世界上沒有固定或刻板的文化印象,英國人可以住在倫敦用中國水墨方式畫著中國主題,中國人也可以畫英國女王頭。Charles Avery的蘇格蘭獵人跟禿鷹取代了英國刻板的英國佬跟狗 ,經濟危機後的ALTERMODERN 帶來的是種採用網路視窗的模式來探討藝術表現的可能性,展覽裡,觀眾像是可以像是用google一樣遊蕩在愛迪生的家門口,或是用你我都可得的影像功能瀏覽一個個怪獸,跟奇怪小島。ALTERMODERN帶我們衝入沒有起點還有終點的資訊高速公路上,一路上充斥著告示,還有路標 ,你可以在這路上走走停停,或跳下來招惹令人心動的小花小草,但麻煩的是今天ALTERMODERN這字在我Word拼音底下還是充滿了紅線,讓我Spell check 猛喊煞車,正不安分的等著被軟體接受的那天呢。

ALTERMODERN – Tate Triennial Tate Britain

3rd Feb 2009 – 26th Apr 2009

Tate Britain Millbank London
SW1P 4RG

www.tate.org.uk/britain

Image caption Lindsay Seers

Extramission 6 (Black Maria) 2009 Mixed media and DVD projection 1000 x 400 x 500 cm Courtesy the artist Photocredit Tate Photography

藍色磚頭心 –在Jerwood Space的無形城市



Invisible Cities (無形城市)是義大利作家Italo Calvino於1972年出版 的經典的科幻小說,探討的後烏托邦的城市結構,講著科幻的建築,都市,道路幻想的可能性。 藝術術語中的psycho space 裡探討著無形想像空間,藉由不同的點與線結合成的空間不只包跨我們的房間換住處,有些帶著你找出避難的小巷,有些空間你會發現在你情人夾克中一角躲藏,藝術家怎麼去繪製出出我們的周遭的心靈地圖呢?夾在這區的Union street 中間的 Jerwood Space 以“Invisible Cities” (無形城市)這團體畫展,以畫為媒介來分割出了些我們記憶中的空間。

走進展覽,很難不被英國畫家Basil Beattie 的黑底白線的畫給吸引, 這幅叫“躲藏與追尋“Hide and Seek 1999”的大幅油畫 ,遠遠的看過去像是懷舊黑板上畫的茶壺蓋,或是曬衣架,雖然這幅畫不說上有靈巧或精密的筆刷 ,但有的是表現派畫家流暢豪放的筆觸,還有孩子般的坦率;Basil 的畫讓人想起粗獷表現特色強烈的的美國畫家Philip Guston,還有西班牙戰後象徵主意畫家Antoni Tapies 的符號圖騰的合體。但只有慢慢走進這幅黑色的畫布,你才可以看出所以然,原本像衣架的的三角形中開始發現有填滿了草率的白線的痕跡,慢慢填補我眼睛對光的需要;畫布底部有片用大筆刷子,刷成半弧型的指紋表面 ,黑油的線條亮亮靜靜的停在底部,不難讓人想起眼睛扎阿扎的的盯著跟深夜運河中休息的靜水,幾條像水管般的墜墨不規則的線環繞著畫布;這畫出了工業區的深夜吧, 穿插著抽象的的水管藍圖,另外頭白點點著到是給油膩膩的工人追尋隧道出口的光吧。

Daniel Sturgis,這位我不熟悉的畫家讓我停慢了腳步。Daniel Sturgis 作品“Insistent Polemic” 先為畫布填滿了幾乎可以玩西洋棋的方塊格子;緊接著貼上幾片像賽車棋的黑格子,跟著像跑車烤漆般的紅色塊,在極為嚴謹工整的格子背景上下交替。這種塊狀動畫,讓我想起美國八十年代蘋果電腦廣告充滿簡單彩塊的動畫積木。但最有趣,還有最不易解的應該是懸掛在圖中的兩顆肉色圓圈吧, 這兩顆圓圈一點站在向下頃斜的淡藍色方塊的底部;另一顆肉色的小點乖乖的貼在紅磚的角落;讓我想起賭徒最愛的鋼珠機器,兩顆點像是準備被彈出的鋼珠,我在想,在這幅畫最後會不會讓兩個點有個喜劇的相遇呢?或是讓他們一起掉入GAME OVER 的谷底呢?Daniel Sturgis的畫中保有種都市內保守儉約的常態,但同時間也留下難以猜測個可能,像用快門滯留住了這兩點可能交會的煞那,卻挑釁的留給我們去編織空間中點與面交錯的無常。

整個展覽很有有思考的讓靜與動的作品交錯,提深整個展覽的流暢度,還有可看性。像是女性畫家Katy Dove的三幅小品油畫,一幅幅像抽象的浮游生物漂浮在沒上底色的畫布上,這些看似類似脊椎,鱗片,花的架構,讓我想起獸形建築一派草圖的風格, Katy Dove 給這主題剛強的畫展裡帶來女性畫家特有的圓弧,溫色系的元素。但也不是每幅畫主題都如此直接好懂,畫家Tom Chamberlain 在乍似單色的表面下,逼著你聚精會神的來發現他單色表面後小心覆蓋住的斑點,雖然說不是直接或是討喜的作品,但精密幾乎無痕跡的筆刷,何嘗也不是種極簡藝術筆端的表現,探討著牆後的一個空間。

走到展館出口處,忽然看德國藝術家Thomas Schiebtiz 的“第504號“作品,裡面剛好有顆有個像是工地的起重機釣著一顆藍色的磚頭愛心?!如果這是節慶的巧合,那這展覽就是在頌揚空間反射人性的可能, 整個展就像原著小說般,幻想著現代流線的高樓,描寫著不同建築中的採光,帶你穿越在人工的隧道,岔路,讓你像鳥瞰圖般的重新檢視著建築間的科幻故事 。情人節前夕,尋找個浪漫的文化地標嗎?要是你這週末在London Bridge 附近,有機會晃過了火車站,和享受美食市場之餘,何不繞到小巷後面的Jerwood Space,在Invisible Cities這展裡一起探索畫跟都市空間的戀曲吧。

Invisible Cities

Curated by Katie Pratt and Roger Kelly
21 January – 22 February 2009

Jerwood Space

171 Union Street
London SE1, 0LN

www.jerwoodspace.co.uk

本篇刊登於 2009年2月13日英中時報,版權所有,請勿盜用影像或文字

夾在Snow 與 Snow - Michael Snow 在BFI


在BFI位於South Bank 的BFI 應該是所有經典電影和非主流電影愛好者的糖果店。幾個小電影院裡不停放映著,歐洲,亞洲,實驗,小製作,藝術的電影節目。但我最喜歡晃來晃去的就是他們的小店吧。 門口捧著幾本經典導演的傳記,拍片小道資訊,BFI 書店裡有的是讓人口水直流的經典老片,有超專業的店員相助讓你不用去死背那幾片俄羅斯片名。圍繞著下午咖啡,爵士樂,老舊電影海報的BFI整體的體驗,讓你比一般在電影院裡更容易融入欣賞電影的狀況。  

但別忘我們要聊的還是視覺藝術展, 在我決定用我身上謹剩的8鎊在BFI看電影前,BFI這幾年剛新建起來的免費的影像藝廊,每次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可是倫敦藝術不能錯過的節目之一。在這其有Michael Snow在BFI的展覽, 這位已經年邁80歲的加拿大的藝術家,作品橫跨繪圖,雕朔,實驗電影。在這展覽以五片簡單奇怪的作品穿插在展覽室裡,間接的解釋他50幾年來創作的藍圖。你一定會問, Michael Snow, “Snow”是雪嗎?”Snow”是個姓嗎,沒錯,他的姓就是個“雪“字, 像個老練的喜劇演員,他先把的名字當作個幽默笑話跟大眾介紹自己, 整個展覽就名副其實的就叫 Michael Snow -“Yes Snow Snow”  。

走進展覽室裡先看到個台電視撥著一兩隻白綿羊在草原上徘徊來徘徊去, 背景是深藍的大海,後浪推前浪小白點在這籃藍的背景循序漸進,這幾隻羊在(Sheeploop 2000)這video裡用相當慢的速度遊走,偶爾停下吃草,走到下坡時離開了鏡頭, 鏡就停在哪,羊消失了?讓我感覺相當懊惱,一來是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動物園特別想看動物卻躲起來不讓你看,二來是為什麼攝影師固執的等著羊得回來,當我準備掉頭就走的時候,兩隻羊又從銀幕的角落偷偷鑽出來,用短短的腳在草地上踱來踱去。向羊探頭回來探頭過去,我也像羊一般靜靜探探下個展覽室,讓後面的觀眾繼續跟著羊打轉吧 。 

鏡入個一個黑暗的房間,“太陽光呼吸”(Solar Breath, 2007)這影片裡是在一個再也不能在平凡的客廳裡對花園拍出去的影片 ,觀眾像是坐一扇落地窗前面,窗上一左一右各有條窗簾,兩邊窗簾都有微微起伏的風吹來,一開始還看不出個所以然,但越仔細看,左邊的窗簾被風吹的撥動明顯的比右邊大, 當右邊窗簾貼著窗戶時,左邊的窗簾像受到不同的力量的風正吹動著他,忽上忽下, 一下給他吹成巨大的弧形狀,但吹到最高點的時候,“左邊的風“又會猛裡的把“左邊的窗簾”給用力的拉扯回來, 兩邊風勢明顯失去了平衡,但同一時間左邊的風就是超乎像像的強列,當你在思索任何自然現象來解釋這情況時,左邊的窗簾又被風無情的扔的遠遠的,但又像頭髮被抓住般猛力的拉扯回來,只剩右半扇窗簾在右邊乾乾的等待, 這個電影一共是5分鐘但反覆50分鐘,越看越久,我旁邊的好觀眾只有去問周公的份了,只有我乾乾瞪著那兩窗簾被不等的吹動,沒有人影,沒有特效,Michael Snow 以這五分鐘對自然奧妙的觀察剪成了故事,留下了我們來面對生命裡無法預測的風。  

對我來說展露Michael Snow的才華就是在SSHTOORRTY (這字是“Short” “Story”兩個字的結合) 這短短兩分鐘的片子裡。故事很簡單,一段是個男畫家,帶了幅新畫的畫來送給他偷情愛人的家當裝飾,兩個人在門口眼神曖昧交替,然後他的情婦把他帶入客廳跟她的丈夫見個面,畫家就假裝是來送禮;第二段故事是,畫家小心的在外遇客廳掛好了油畫後,外遇的丈夫早就猜出了畫家跟他妻子的婚外情,對畫家當頭痛批,然後要求畫家捲起畫然後滾蛋, 雖然這是連續劇都可以猜出的劇情,但要是兩部片在同一時間重疊在成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第一段畫家進來門口偷吃的同時,第二段應該瞪著畫的情婦的老公反而瞪著第一段的畫家,第二段原本沒有門的客廳場景因為重疊到第一段戲所以客廳忽然多了道沒有的大門。當兩個乍似平行線的故事交錯的的確令人相當難以解釋,我盯著每段故事重複的看了不下20幾次, 原本二單位的故事透過重疊,變成了個立體的故事 夾在這暴力跟幽默故事的龍捲風中。  
Michael Snow的作品裡 , 他利用電影的剪接技術讓這些常態能有有無止境的重疊還有延伸,讓這些現實層面的現象有了距離 ,好比像是聽著兩個人以各慢半拍的方式唱著同一首歌,雖然剛開始會感到生疏,但聽久了卻會讓你更期待兩個音符的巧遇吧 。 相信我們都希望兩隻羊可以乖巧的環繞到我們面前,我們也期待兩葉窗簾可以有和諧的起伏,但Michael Snow捕作的是夾在兩個氣候循環的世界,一體兩面是他的視覺語彙,讓觀眾夾在他矛盾的世界,同時體驗幽默和困惑的現實。就像是用惺忪的雙眼,一早從床上對外仰望無法預測的Snow ….Snow吧。

Michael Snow
Yes Snow Snow
5 Dec 2008 – 1 Feb 2009 BFI  

http://www.bfi.org.uk

BFI Southbank Belvedere Road South Bank London SE1 8XT  

(本篇最後在2009年1月31英中時報號出版,隔三天後就真英國最大的雪了 = )))))))

明天,我們敲定黃金的交易吧



趁著畫廊開幕前,偷偷溜上Camden Arts Centre 一樓展覽室,一位穿著印有一片小紅花葉粉底襯衫的老紳士,高大挺拔的他面對著一排的照片框,深鎖眉頭瞇著眼睛對著手上的水平尺, 腳邊充斥著各種測量角度工具,以及一罐罐的防灰塵噴器和玻璃表面的清潔液。相框映射著他的臉,他緩緩吐了口氣,臉上浮現一片滿足的笑容,原來他就是今晚的畫展開幕的主角Daan van Golden 。  

檢查完作品上煩瑣的標誌之後,人群開始進入的展場,像不願意被人注意到一樣一樣,他馬上像低下頭來,悄悄的離開了人群,到花園上坡吐了幾抹白煙。走進展區,穿梭在紅色和藍色的油畫之間,一抬頭忽然發現Daan van Golden站在一幅幅充滿藍線紅線相間的畫面前,他看著我親切地兩手合十對我問好,他走過來,和善地問我是不是日本人、會不會說日文。 

和其他藝術家一樣,幾乎大家都有些有趣的生平故事,荷蘭藝術家Daan van Golden也不例外,姑且不論他名為Golden的姓,而在日本有 Kim –San(金先生)的暱稱 。 1960年代,他和他當時的模特兒女友邊打雜邊旅行,花了四個月,一路從荷蘭到日本,沿路當過英文老師、時裝模特兒,甚至還要當臨時演員扮演黑道維生。他還是用日文說了一句他當年黑道老大的台詞“明天,我們敲定黃金的交易吧“一邊講還一邊逗趣的帶著黑道老大的口吻,相當親切逗趣 。  

金先生的「東方之旅」,讓我想起許多東方和西方藝術交流的例子。19世紀初,荷蘭跟日本一緊密的藝術交流,這種連結反映在東、西方每代的藝術創作上。例如:荷蘭人開始透過研究北齋漫畫來了解東方文化;畫太陽花的梵谷的一直保有一個裝滿日本顏料的「東方寶盒」;一個世紀後,金先生也順著風潮,使用日本的Enamel Paint 做為創作的顏料。Enamel Paint是種日本玩具模型裡或是大種運輸工具平面常用的油性顏料,具有樹膠成份,表面亮且堅硬,還有幾乎看不到筆觸的表面。金先生特別喜歡這種追求完美表面的特性,他還說早期很多畫匠都會特地再海上作畫,以免灰塵落在畫板或畫布上,這種極為潔癖的創作方式,也是他特殊繪畫語言的一環。  

像聽著爺爺講著故事一樣,話題總回到回憶最深的榻榻米房間,由幾塊極簡式榻榻米,還有幾塊折的像豆腐般的棉被組成。房間則充斥著之前他女朋友工作時所需要的各種日本紡織布料、刺繡布料、購物袋和各種織品。不過,家裡雖然窄小,但女友總會讓這些布料與桌子、窗子搭配,讓最平凡不過的東西經過巧手成為家的裝飾品。這些美麗的回憶, 應該遣移莫化的成為他創作的動力吧。  

早期畫風狂野的他,以潑墨,或是以筆刷攻擊畫布,但旅行之後,金先生卻讓筆刷停了兩個年頭。停留在日本的日子,不知是想家,還是想嘗試描繪自己在異鄉的情境,金先生又提起了畫筆了。「我第一個畫室就是再這部片場景後面,」金先生指著書上的照片表示,早期由於拍片場空間相當的大,金先生就偷偷地用了拍片場地的一部份做為工作室。一開始拿起畫筆,金先生感覺相當生疏,以為自己失去當年畫抽象畫的憤怒,無法再當畫家,直到發現一張糖果包裝紙改變了他的命運。「我開始不去想怎麼找畫的主題,或去刻意的想怎麼宣洩我的情緒,只是希望自己能夠虔誠地將面前這幅小巧的糖果包裝紙,用油畫的方式來表現出來。」  

金先生的畫並沒有刻意的凸顯現代主義中重工業剛猛的特性,看著一系列他在日本時期的畫,有熟悉的日本新光三越百貨圖騰、巧克力包奘紙、討喜可愛的色彩彷彿有聖誕季節的氛圍感覺;黃色和藍色線條交錯的畫,乍看之下似乎是早期現代主義的幾何圖形抽象畫,表面帶有超級細膩手工筆刷的觸感,精密的技巧幾乎讓油畫濃厚的特性蛻變換成細膩的絲線。另外,沒有凸顯特別主題的畫,只帶有某種溫柔熟悉的表面,畫著藍色小花的畫,讓人想起在野餐的餐巾紙,米黃色的底色溫柔地幾乎可輕拂在皮膚上。金先生像是帶有人性的機器人,用尖端的製圖方式,一筆一筆誠心地呈現身邊的美。  

不按牌裡出牌,是金先生最大的特色。在日本的時候,金先生的畫並不受一般日本藝術界的寵愛,雖然有幾個畫展,但他作品的買氣也一直不佳,他一位日本朋友建議他去當時經濟繁榮的大阪街頭賣畫,還幫他寫了一個大看板「我是荷蘭老外,一位貧窮畫家,我明天後要帶著一家大小回荷蘭,希望大家買我的畫」,不知道是在大街小巷比較有親切感,還是日本人容易對外國有種雪中送炭的心態,金先生的畫竟然在兩天就全賣出去了,不但有錢可以回到荷蘭,還可以把他幾幅重要的畫好好打包裝箱回到荷蘭。  

崇尚日本極簡和裝飾風格的金先生,以換湯不換藥的方式將藝術意涵深入到荷蘭大眾設計的包裝和壁紙上。其中,名為Heerenlux的畫像牆壁包裝紙般整齊地掛在一面牆上,四周似乎也滿溢著聖誕的氣氛;另外四幅畫則像紅墨在宣紙上蘊開,不規則的紅色區塊和白色的背景色恣意地扭曲,演繹著畫板上的劇情。  

「因為我每次都沒有很特殊的新主意,所以我每件作品都在探測我的耐心,用耐心來磨練我的意志」,Youth is Art 是他決定每年讓他女兒變成藝術作品的系列,這展覽室裡有女兒0歲到18歲的照片,描寫著旅行和家居的生活, 但可以看出金先生女兒從小圍繞在他的色彩裡 ,女兒穿著小紅色的洋裝蹲在花草綠地上;穿著藍色蘇格蘭衫的女兒親著一隻在窗邊的小鳥;另一張又穿著亮金色的印度舞袍學跳舞;叛逆期的18歲,女兒則穿著龐克的裝扮對鏡頭擺了個狠狠眼神,裡面有人的喜怒哀樂,雖然並沒有職業攝影師的沙龍技術, 但簡單的主、濃豔的顏色,還有堅持小細節的用心,還是看出金先生一貫的風格。作品展中的每張照片都是金先生表框起來,主題則用金箔呈現。我最喜歡他女兒在法國藝術家Yves Klein純藍色畫前翻跟斗的照片,把親人帶進自己的作品,誠實記錄生活裡簡單的小幸福,或許就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主題之一吧。  

當過百貨公司櫥窗小弟、黑道演員的金先生,經過東西方藝術文化洗禮後,用細膩的技巧讓文化裡傳統的圖騰在西方繪畫裡以樸實的方式得到全新的詮釋。他像放大鏡一般從他喜歡的事物中找出自己畫裡小動物、小花,用攝影找到他跟他女兒間生命共同的空間。整個展覽的每幅畫跟照片都小心擺設,頗有亞洲簡單的禪意,行走之間看出顏色的漸層變化;畫跟照片之間的巧思,傳達溫和和舒服的感覺,懷舊記憶中的每幅畫都像封簡單的情書一樣,不誇張,但深刻;不刻意的對外喧譁,一步一腳印的尋求自己創作,在每段的生過程中樸實記錄的人生態度,或許就是金先生從亞洲帶回最大的寶藏吧。



Daan van Golden : red or blue 5 Dec 2008 – 8 Feb 2009 Camden Arts Centre Arkwright Road NW3 6DG, London www.camdenartscentre.org

本篇刊登在 2008年 12月3號,2009年1月23號 英中時報, 版權所有,請勿文字跟影像盜用 。


附上我幫Camden Arts Centre 剪接的影片,Daan van Golden的在Camden Arts Centre的特展,在開幕的那天剛好van Golden有跟一個我日本朋友聊天,所以我想這一小段很適合這部片的開頭,再度結合日本的過去,還有結合現在的van Golden. 那第二段,原本最後的結尾是滾石樂團的Nick Jagar...但我想畫了這麼多年的畫的van Golden對蟬還有亞洲文化的用心,結尾可以用佛慈悲的臉來當作一個結尾。

Friday 20 February 2009

海角七號 - 虛擬的港口,真實的月琴

海角七號講的是一個音樂旅途上不得志的青年,開頭以砸爛了吉他有以一句“操他媽的台北“而衝下恆春重新尋找自己;在地方鎮長繼父的支持下,跟一群在地兵,馬拉桑推銷員,國寶林宗仁老爺爺,原住民歌手,一起提起吉他,貝斯,試著衝出屬於恆春音樂的熱浪。男主角在拆開寶盒後發現了一段日本跟本地的愛情歷史邂逅, 在另一空間下,主角中也和一位日本派來的女模特爾經紀人在恆春ㄧ起痕春。  

第一個印象,本片的架構是部一部經典的後殖民電影,矛盾的是導演對政治還有角色權力的分配。電影裡試圖利用本土內的聲音來挑戰過去的母體權力; 電影中的日本的女經理人,外剛內柔的她象徵著台灣過去的外來母體,日本來的抒情天王偶像就當他是重返殖民地的將軍吧。 樂團本地兵裡面的組員以不按常理出牌,在不同文化下組成合作關係,顛覆了日本人對台灣搖滾的認知,台灣本地男兒當然不負眾望跟女經紀人上床,象徵重新引誘或佔領了外來母體;外來偶像(將軍)屈服於地方搖滾的震撼,放下天王的身段,跟本地小土仔一起唱歌。 在討論這些追夢,合作之前,我只想點出裡面的不公平點,只是我們必須去想這電影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台灣人民需要藉由前殖民國家的肯定來認知自己文化的價值,藉由這突變基因的戀曲,來看到自己的成長,那我只是很好奇我們自己如何找到種自我肯定標準,是不是所有的衡量標準都是需要依靠外來體制….. 這點不是對電影刻意的批評,只是想打開種討論空間。  

本片無趣的就是太刻意套用日本跟台灣愛情故事來凸顯現代的故事,試圖產生種更大的意義或劇情上的軒染。仔細看這片的人,都會被林宗仁老阿公固執逗趣的真誠性格給感染;苦笑摩托車騎士人因為剪檳榔 ,造成警察車禍鼻子戴上十字架;或是著鼓手青蛙仔在辦桌上傻傻說著在老闆娘背後青蛙下蛋的夢;觀眾由這部片發現了台灣南方的形形色色的人還有開始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反之, 日本跟台灣的歷史之愛情,太刻意的讓這電影在歷史找到註腳,占據大半篇幅,所以故事裡所有人物的愛情感覺得相當輕描淡寫,每個人物的感情沒有深入的發展,女主角對台灣文化的認識僅於紀念品店文宣程度,不僅深深抹殺現代市井小民故事的感染力,還讓這偷開封的故事讓人覺得相當多餘,還有點陳腔爛掉。  

多民族音樂的開發過程是這電影裡最重要也是最有潛力的一環,印象最深的是在區公所地方選拔賽,趁著主唱阿嘉耍脾氣的離開,交警勞馬拿起吉他道起他得那努彎,歐拉朗跟著吹起口風琴,水蛙用鼓挑撥出那晚上的陣動,緊接穿著納涼小背心的茂伯也忍不住用月琴勾出道旋律,觀眾和諧投入的欣賞音樂,合作,互相聆聽是人類的充滿詩意的直覺行為,簡單的音樂和真實的感情美滿到讓我開始懷念許久的海風。  

但電影中間排練的過程裡,音域裡的發展並不是很多或深入,反之整個團音符命脈還是主掌在失敗樂手阿嘉手過去台北搖滾的陰影裡,多少豐富的音符還有潛力卻沒有被聽見,台灣音樂多元化的風格上有沒有深入的詮釋,看到這,真忍不住讓我想再說一次“我操你媽的台北“。在海灘演唱會裡的音樂還是北部熟悉的刻板流行搖滾,電影音樂CD隨手可得。當然!出“乎意料外“ 月琴在最後一煞那出現了一下,導演還是比須讓每個角色在最後煞那的情況下找到自己,但這些細節的處理太遲, 感覺只是曖昧但不深入,讓人覺得像是喝很多杯了杯酒精度不高的啤酒,讓人很胃漲卻很很難high, 可見要敲擊出好的本土音樂還是必需要等北部主唱的耐心聆聽吧。  

但可慶的是,擁吻我們台灣子弟兵的的田中千繪已經是成為台灣人心目中的外籍新娘,也將成為錯入時空的電影一姐,相信奪得少男粉絲,YouTube,或Google的掃描;但老爺爺林宗仁應該是片最成功的角色, 直率的談吐 ,加上瀟灑的琴趣 ,在他身上大家看到一段忽視的本土文化, 他的出現,讓我們這些尋找台灣歷史聲音的後代找到自信,感謝這部片讓這位國寶可以在現代電影連下紀念。  

在台灣這部片提供了藝術電影還有商業電影的中間地帶,一搬來說國片的對大眾印象生態多半兩極,刻板映像都是,悲情,嚴肅,看不懂,或是異端情色。海角七號成功的找到種灰色地帶。以小品的故事結構,用種流行的媒介,多原的地方方言對話,樂器,偶像文化,嘗試著把些歷史經驗以詼諧的方式帶入電影 ,長期受負面新聞轟炸的台灣人,海角扮演著重要的大眾電影強心針,兼具心靈雞湯的良藥。看到這部片可以看到希望,更是期待台灣音樂領域上個開發,可能未來需要電影跟音樂界可以互相配合。但本片可能有太多元素還有歷史點要顧慮,造成很多小點交代不清,角色行為還有定位夠不深入,紀念品店文宣程度的認知,讓很多角色脖子上掛錯了珠子,這還需要下部電影來開拓。那至於盒過去沈重的情書,只能說不屬於你的信就不要亂拆吧。


本篇刊登於2008年12月5號的英中時報,版權所有,請勿盜用

滿江紅的埋伏戰

位於倫敦Bankside  Tate Modern    現代美術館,過去曾讓許多 20世紀初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大膽自由詮釋多元的作品,近期展出的是70年代崛起的巴西概念藝術家Cildo Meireles 。他的作品主題橫跨宗教和希臘科學諺語,頗具政治批判的色彩。在此次個人展覽裡,觀眾將從其40年來的藝術創作深刻體驗巴西現代藝術的能量。

 

1948年生於巴西的Rio De Janerio, 早年Cildo  居無定所,從小就和父母漂泊在不同的巴西小鎮,目睹了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因此參加學生運動,並渡過了軍權政府跟民主政府交替的時代。50年代末期,巴西貧窮的藝術家們延續歐洲二戰後的「貧窮藝術」的精神,開啟了獨特的 Neo-concretism (此文翻為)「新具體主義」的潮流 ,巴西的藝術界頓時成了高雅古典藝術跟平民新具象藝術的競技場。「新具體主義」是種隱藏著攻擊性的藝術,作品影射社會階級之間的戰爭。若將古典藝術比喻為希臘傳說裡連刀都鑲著珠寶的阿波羅,那巴西的新具體藝術大概就是像足智多謀,劫富濟貧的羅賓漢 。深受「新具體主義」的影響,Cildo和當時的藝術家放棄筆刷、石膏和油料等昂貴的材料,拒絕古典藝術的奢華美感,反而拿起家中的鍋碗瓢盆、玻璃碎片、門和足球這些掬手可得的材料進行創作。

 

時值6070年代,Cildo  早期的作品反應著極權主義下的巴西社會;而鈔票、廣播和瓶罐上的印刷技術則啟發Cildo 早期政治作品的靈感。展覽室裡影約看到好幾張乍似張百元美金鈔票掛在牆上,一向缺錢的我還以為今天走運,仔細看才發現是張被表框起來的0美元鈔票,細緻的手法幾乎以假亂真。另一個展覽箱裡則陳列了幾個舊式的可口可樂玻璃瓶,這幾罐不起眼的可樂, 原來也是他當年掩人耳目的政治藝術作品之一 ,除了製造日期以外,隱約之中看到Cildo 用幾乎跟可口可樂公司一樣小的白色的字體,打印著「Yankee Go Home(美國佬滾回家對政府不滿口號。他利用可樂瓶做偽裝以防止政府的監視 ,讓訊息可以自由地在人群裡傳播,猶如現代瓶中信 ,很難想像一瓶小小的可樂瓶竟然可以成為打著政治口號的利器,第一展覽室的作品概念新奇,內斂,值得多花的時間細細品嚐。

Cildo 的作品不只看得到,由觀眾的參與中也可以強烈感受到從作品營造的故事感。跟六個不認識的人走進一個以紅色為主題的作品 Red Shift (1967-1984),牆上的畫、牆邊的沙發、鮮花、鳥籠,眼前的所有景物全都用大喇喇的紅色組成,甚至打開紅色的冰箱,裡頭也裝滿了紅辣椒、紅番茄、紅醋醃瓜和紅莓果汁。在這紅色空間待越久所造成的紅色恐懼,突然讓我想起The Shining ( 1980 Stanley Kubrick 導演電影裡面整個飯店樓下噴出血海的經典畫面。義大利紅醬麵大概不會在晚上菜單了吧。

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室展覽室5名為Fontes (1992/2008)的作品。 Cildo在牆壁上貼滿數百個時鐘,牆上的每個鐘的時間標示以亂碼呈現,沒有規則。小小展覽室,填滿了6000把以螺旋狀排列的尺,從作品介紹中得知,Cildo試圖用象徵時間的鐘和佈滿空間的尺模擬宇宙的銀河。注意到在角落看到個美術係的小女生,打開她的畫冊,決定在6000把尺的空間裡來個寫生, 只能說祝你好運了,漂流在刻度單位還有黑白數字之間,牆上沒有一個鐘可以告訴我準確的時間,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手錶是否也失去方向感, 一遍又一遍的繞到回到角落 ,小女生還有大概5000多把尺沒畫 ,我隨著垂掛的螺旋尺廉不停打轉,感覺不到宇宙裡的寧靜還有浩瀚,反而好像是墜入科幻小說的裡驚聳的異地。有趣的是,不知是巧合還是Cildo的巧思,這6000把尺摩擦時傳出的 「沙沙」聲猶如熱帶叢林裡樹葉的摩擦聲,即使置身在這黑白寒冷的空間裡,卻有身處在熱帶雨林的錯覺。

Cildo Merieles該好好感謝Tate 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幫他把這技術性相當複雜的展給圓滿完成 6000把尺要完全一樣的放置在天花板上;800台老舊的收音機必須由巴西空運來後修復,還要裝上LED燈來製造效果;幾噸的玻璃粉碎在地面上,保安人員隨時為觀眾安全警惕;不知多少包的滑石粉填滿了小房間,太具互動式作品雖然具有戲劇化的視覺效果,但也略為失去點視覺欣賞的樂趣。

過小的空間,過多的灰塵的確讓我感覺相當感冒 :有些作品概念太過僵硬,完美,稍嫌缺少了個人化或生活化的表現手法 ;但換個方向想 Cildo Merlies 是目前藝術界裡新具象主義還有貧窮藝術的宗師,在倫敦看到他40年來對巴西的現代藝術的貢獻也是相當難得的機會;在這經濟不景氣的同時,揣摩貧窮藝術家靈活,聰明的創作思惟,希望可以提供新一代倫敦藝術家適當的刺激。這展讓你不止可以看,還可以聽、走、找、聞。 要是你對新穎的概念藝術有興趣。聖誕節這期間,穿雙鞋底比較硬的鞋去Tate Modern挑戰一下南美的顛覆美學吧

 

 

Cildo Meireles

 

14 Oct 2008 – 11 Jan 2009

 

Tate Modern

Bankside

London SE1 9TG

www.tate.org.uk/modern/

 本篇刊登在2008年11月28號 英中時報, 版權所有,請勿盜用文字或影像

千手千影的Wallace Berman

object width="425" height="344">

 位於倫敦北區的Camden Arts Centre,二次大戰時曾是貼滿大字報、圖片,以及擁有老舊藏書的地方圖書館,數十年過去,現在則成為倫敦最舒適的藝術空間。靜謐的Café,保留當年圖書館的木地板,走道上復古的瓷磚和四周擺設的藝術作品,處處瀰漫著當時的文藝氣息。 Wallace Berman ,這位喜愛探索神祕學、文字和影像圖片的60年代美國藝術家,似乎特別適合如此的氛圍,在Camden Arts Centre展出英國第一次的大型個展,娓娓道出那屬於60年代的故事。

一想到60s’,很難不讓人聯想到Bob Dylan閃亮華麗的詩歌搖滾、懷舊的藝術家和詩人。政治左翼份子成天泡在煙薰的酒吧,聽著亂中有序的即興Jazz表演者,隨性地敲打著木吉他,以詩詞朗誦唱出對大時代的想法。那是個抵制權威的大時代,大多數的人也都努力嘗試活在某種烏托邦、追求自由、崇尚異教和神祕主義的生活。當時一直在藝術界邊緣遊走的Berman,則是其中少數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環境的藝術家。他致力於藝術創作,不受當時藝術界商業化的影響,可以說是同時兼具頹廢風格的普普藝術跟神祕主義的結合體。

Berman60年代地下藝術界頗負盛名的藝術家,不僅曾經幫滾石樂團(Rolling Stone) Bob Dylan 設計海報封面,還自己發行郵寄雜誌。他熱愛賭博,在經典影片Easy Rider裡當過客串演員,身邊總是環繞著當代才華洋溢的地下藝術家Andy Warhol和詩人Allan Ginsberg,最後則轟轟烈烈在酒醉中死在一場車禍。傳奇性的一生,連英國老牌普普畫家Peter Blake,也忍不住把他的的身影跟馬克思、瑪麗蓮夢露和佛洛依德這些名人放在Beatle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CD Cover 上,可見他當時對地下藝術的影響力相當的高。

走進展覽室,首先成列的是Berman的招牌作品--Verifax 的印刷拼貼(Collage)Verifax是種早期的印表機,他生前常常會把自己收藏的報章雜誌或照片反覆影印,造成影像重疊,拼貼圖多半呈現黑白和灰黃色,過度的曝光底片有種X光效果,雖然模糊了主題,但又具備透視感 。版畫的內容彷猶如是一系列的黑白紀錄片,其中爆炸後成為洋菇狀的原子彈照片鳥瞰圖,似乎傳遞冷戰中美國人對原子戰爭的恐懼;睜大眼睛的貓頭鷹,彷彿也在黑暗中冷冷觀察著世界的冷酷;模糊黑白印刷版露出的裸體女子,則提供當時渴追求情慾自由的知識份子無限的情色想像。

有趣的是,在Berman的版畫作品裡,你有時也會看到當時實驗藝術界家的青澀照片,如:紐約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英國滾石樂團裡的主唱 Mick Jagger,還有鄉村搖滾歌手Bob Dylan等。這些藝術家在版畫裡天真爛漫的神情,實在無法讓人聯想到這些人的經典作品徹底詮釋當時後現代文化對社會環境的憤怒和咆哮。在Berman的筆觸下,他們的身影跟現代機械和數學符號相連結:Bob Dylan的背後有種神祕類似引擎的圖案,Mick Jagger的圖裡則看到教廷裡神聖閃亮的燭光。Berman從來不是宗教狂熱分子,但他的版畫作品卻隱約地呈現出對神祕主義和精神主義的好奇還有熱愛。他巧妙的運用猶太教宗教中的Cabbala 字體和宗教儀式的影像拼貼成各式各樣的作品。每張拼貼圖幾乎都有許多拿著不同的道具和影像的手掌、祈福的教宗、亞洲的千手佛、閃爍的燭光、納碎黨的「萬」字、還有各種密術術語。

「卡滋、卡滋」投影機馬達的聲音在展覽室迴盪著,牆上則投射著Berman 車禍前來不及完成的16釐米影片。這長達八分鐘的半成品是Berman結合與他相關的相片、書、雜誌和影像。影片開始,裸女(我猜測是Berman的妻子)從床上起來,開始做早餐、泡咖啡,之後畫面轉到Rolling Stone的表演,張開的大手和怪異的在影片中穿插其中,緊接著則是運動員賽跑、飛機、爆炸的影片。影片剪接快速,似乎沒有故事般的邏輯和結構,就好像只是Berman閒來無事做的影像日記,將自己的生活用藝術的方式做最真實的紀錄。

另一間展覽室排列的則是Berman 生前自己發起的Semina雜誌、詩詞和CD封面,還有些可能連他自己都看不懂的中文簡報。這些收藏都是Berman作品的前身或是作品發想的起點,包括:陰暗破爛的紐約電影票、編輯在Semina雜誌裡的手剪小詩詞,以及常出現在Semina雜誌封面的Berman愛妻照片。從這些不起眼又零零碎碎的小東西,不僅可以逐漸拼湊出其主要作品的創作過程,也可以從這些生活素材更貼近這位大師最真實和生活的一面。

沒有油畫濃郁華麗的詮釋,或像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 直接以美金鈔票或罐頭這些討喜的元素呈現表達作品的概念,Berman的作品則結合實驗影像的沖洗技術,以不同面向的加密方式細膩地呈現出60年代充斥宗教、運動、密碼等精神象徵的美國都市街頭。在這次個展中,他就像是個停不下來的收音機,把他獲得的各種資訊,用最迅速和簡單的方式投射在他作品裡。Berman依然是普普藝術跟精神藝術裡的一個特異份子,握有一個時代許多神秘密碼的關鍵人物,並等著現代人慢慢解開他印刷作品所出的謎題。

Wallace Berman/Allan Ruppersberg

26 Sep - 23 Nov 2008

Camden Arts Centre

Arkwright Road

London NW3 6DG 

www.camdenartscentre.org


本篇刊登於 2008 年11月14號 英中時報 版權所有,請勿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