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0 June 2010

台灣藝術,倫敦辦桌(Bah Doh) 9-13 June 2010






由Fomorsa Team 這群結合英國各路熱愛藝文的台灣側展團體,透過“辦桌”這既溫馨又深具親切感的主題標示下,結合了21位目前在台灣還有英國的台灣藝術家,設計師,時裝設計師,在6月9號倫敦的Candid Gallery提供倫敦觀眾一道道視覺的饗宴!

黑白影像創作裡,久住愛丁堡的吳忠平用隱藏在假面八家將青年後的照片為主提,每張照片的同時間保有兩個不知從那個角度看去才可以得到吻合的面孔,兩張薄薄照片兩端被釘子打在牆上,照片的距離還是往下慢慢密合,頗據有簡單,實驗性的照片擺設。建築設計出身的莊曜任,以罌粟花的架構創造出一種非烏托邦的建築慨念,用動畫,讓誘人天體沈溺在水煙跟感官的刺激裡,反應出一種致命又美麗的罪惡深淵。

在平面繪畫的表現上,高翎婷,范巧鈴,趙敏慈,真張琹,范巧鈴,原住民畫家優席夫甚至到陳恩利的影像短片都有利用畫框跟影像是種假皮,透過在表面上切割,編織,甚至使用帶有諷刺意味的次文化或襲用傳統圖的表象在打印在畫的表面,延續種台灣特有的圖騰色彩的還用用色別於歐洲的濃厚彩度,也反射傳統圖騰文化對台灣藝術家在尋根,還有藝術表現形態的重要。

旅遊在異鄉的藝術家也特別會利用回收資源的方式來呈現藝術表現,蔡叡玫套用Hedda Gabler的劇本,用到幾乎70本書來呈現90個字母,每的字體外觀像是有希臘文字巨石雕刻般堅硬的外表,但當你靠近觸摸時,每個字體還保留像本書一般的柔約,可以讓觀眾從旁用指尖輕輕翻動。產品設計師葉徫榮把Ikea傢具重新翻修,把量產的Ikea傢具透過接上幾個小腳,讓傢具像個小朋友站在你的房間,讓量展傢具個人化,也非常受到歡迎。藝術家Jill Tsai把周遭所有可以找到的Vintage 傢具從經過一斷白色顏料的“淨化”過程後,用雷射影印投射山林照片,或用顏料像編織出細胞,還是微生物一樣裝飾性的圖藤,一樣讓不起眼的傢具轉換成一小尊頗具藝術美感的裝飾物件。


幾個簡單的影片也頗受到歡迎,旅英許久的影像藝術家Craig Kao(高嘉良),用影像紀錄他行走在一大片黃色的紙中,他是圖從原點走到盡頭,ㄧ路上紙,身體,跟牆的行走的過程傳出像海浪般的聲音,紙在開與收支間之間變成像是房子,船,海浪,般把他團團圍住,簡單的紀錄下他跟紙纏鬥的過程,其中他也放了個他把同學放進行李箱的,行李箱人只靠雙手走路的表演影響,相當聳動,猶如日本鬼片英國在現 。 吳沛蓁應該展內唯一給大眾吃東西的藝術家, 簡單的紀錄家人吃瓜子的聲音,但同一時間用特效加上三十層音軌在每個啃瓜子動作影片上,每張嘴嚼動的聲音變成異常的詭異,瓜子在嘴邊跟掉到地上的煞那的聲音被誇張的放大,幾乎有種像雨滴連綿般飄動的音效。另一個由洪茜昵的一齣男女桌上乾瞪著還沒熟的魚跟肉,只是好笑的是在水電費跟肉價頗高的時間點下,女主角突然決定用像燙髮器一樣的機器,試圖硬生生把生肉慢慢煮熟,淒寒的鏡頭下,討論有頗有台灣主題的生魚生肉,頗有北歐藝術片概念但套用台灣主題。

辦桌展覽也保有台灣人特有的人情味,難的在英國走進展場,就有幾位熱心的義工遞上甪臺茶鋪贊助的茶水,Oyster Killer捐贈的車輪餅,還有參展的藝術家還有義工也幫助外國觀眾瞭解幾件作品內涵,也相信每位進入的觀眾可以感覺到側展單位的用心.其中也有紅遍台灣媒體的設計師古又文跟劉美惠特地把他們再創作,創業的經驗跟在這的同才還有學生們透過座談的方式分像。側一個展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不論在資源的調配,擺設選擇的方式,還有幾千萬個細節都要考慮,這展稍微美中不足的可能是在展放跟在刪減動作上的不成熟,但也因為這是一個多元化的展覽,也讓不論學藝術跟設計類型的作家透過作品產生種良性上的衝擊,也是非常不錯。那在這米豆班也支持FORMOSA team,也希望藉由結合這些作品從討論異國身分認知,豪放的圖騰表現,還有包含天氣,高山等等的主題可希望讓英國的觀眾體驗在潛移默化中醞釀這些藝術家的家-Fomrsa.

1 comment:

  1. Hello我是古又文,可以給我那張團體大合照嗎?我想放在七月中出版的新書,我會註明攝影者。可以的話請寄到我的信箱,info@johanku.com,謝了XD

    ReplyDelete